上篇我们一起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俄罗斯灵魂分裂:大战的痛苦煎熬中,沙皇帝国轰然倒地,废墟之上双子诞生:红色俄国和白色俄国。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赞助列宁归国,十月革命颠覆共和,创建红色俄国。俄国共产党组建红军打赢内战,将白色俄国的支持者们彻底赶出苏联领土,开始长达七十年的“共产主义实验”。
作为一个政权的白色俄国被内战消灭,但作为文化和记忆的白色俄国却长存人心,为苏联和后苏联时代留下深远回声。
什么是白俄?
白俄和红俄分别继承了沙俄哪些遗产?
为何1952年降生于苏联列宁格勒市的普京有着“红色身躯”和“白色灵魂”?
何为白俄
白俄(The Whites)并非“白俄罗斯”(Belarus),它也不只是内战中的一个分裂政权。
它代表着与苏联共产主义政权势不两立的俄国传统,它有旧俄国坏的一面,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农民权利和生命的漠视;它同时是人道主义的俄国文学,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它是自由俄罗斯,是十二月党人、社会民主和立宪议会;它是西化的俄罗斯,学习欧洲各国语言,到伦敦、巴黎和柏林去旅行;它是东正教会,是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一员。
旧帝国在革命后一分为二:疆域被红色苏联继承,文化被白色俄国继承。
作为政权的白俄存续期很短。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创建了红色俄国和红军,不接受红色政权的俄国人聚集到了代表旧帝国和新共和的白色旗帜之下,一场内战在红白阵营之间爆发。为了与布尔什维克们高举的红旗区分,白俄这个名字诞生,反抗军自称“白军”。
白俄政权是一个松散联盟,他们的出身和立场迥异:有克伦斯基这样一直反对沙皇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有高尔察克这样的帝国军队将领;有土地贵族也有农民;有梦想着重建沙皇体制的君主主义者,也有不认同列宁路线的社会主义者;有支持俄罗斯帝国的沙文主义分子,也有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对红色俄国的恐惧和愤怒帮助他们战胜了彼此之间的分歧。
松散的白俄联盟在内战中被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逐个击败。不管是为自由而战,还是为复旧而战,这些奋斗都归于虚空。在战场上倒下,被契卡枪决,被投入劳改营。
幸运儿逃离,在纽约、巴黎和柏林,在哈尔滨、天津和上海,到处都是白俄流散的身影。世道艰难,不认同列宁主义的俄国人要么选择死亡要么选择离开。
哪些人无法在红色政权下存身?
最开始是皇室、贵族和宗教领袖。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皇太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纳先逃往基辅,再逃往克里米亚,最后经黑海、地中海和大西洋前往英国。玛丽亚皇后在伦敦活到1928年,十年间一直拒绝相信儿子已死去。
随后是自由派政治家。克伦斯基流亡基辅组建新政府,之后基辅新政府被德国和列宁两面夹击,克伦斯基只能变装出逃。他在巴黎住到 1940 年,纳粹德国闪击法国后又流亡美国,此后执教于斯坦福大学。克伦斯基一直活到 1970 年,成为最后一位谢幕的十月革命当事人。
接下来轮到普通市民。列宁实施严酷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土地,禁绝私营经济。革命那年安·兰德还是一位 12 岁的圣彼得堡少女,父亲的药店被没收,全家人逃往克里米亚躲避战乱,一度濒临饿死,小兰德烧掉自己的日记以防被共产党发现其中的“反动”言论。1920 年她回到圣彼得堡读大学,1926 年侥幸逃出苏联到达纽约。在美国安·兰德写剧本和小说,盛赞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反对大政府,她成为后世美国右翼的精神支柱,茶党与特朗普主义的精神教母。
再后来轮到与共产党意见不合的社会主义者。 十月革命之后,共产党不断打击政敌以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垄断。1921 年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后,列宁指责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联手鼓动了这场起义,宣布孟什维克非法。孟什维克领导人马尔托夫流亡柏林,两年后郁郁而终。社会革命党领导人切尔诺夫 1920 年就已经逃往柏林长居,1938 年他逃离纳粹德国前往巴黎,1940 年到达纽约,1952 年病逝。
最后连共产党人也未能幸免。1927 年,战无不胜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在党内斗争中输给斯大林,被开除出党,于是他也加入了流亡队伍。托洛茨基 1938 年在墨西哥成立第四国际。1940 年 8 月 20 日酷夏,苏联特工拉蒙·麦卡德将一只冰镐敲入托洛茨基后脑。墨西哥法庭判处麦卡德入狱服刑 20 年,斯大林在莫斯科为这位服刑中的杀手缺席颁发了苏联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十月革命后俄国主旋律是“应润尽润”,剩下跑不掉的俄罗斯农民、工人和市民生活在布尔什维克治下,参与火热的斯大林五年计划,经历 1932 大饥荒、大清洗和伟大的卫国战争以及战后的 1946 大饥荒,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斯大林去世。
白俄文化
并非每一位流亡者都可以被归类为“白俄”。托洛茨基也流亡了,但就是他曾经领导红军战胜高尔察克扼杀了白俄政权。然而所有的流亡者共同构成了一套与苏联竞争的文化和记忆体系:反共,反对苏联大地上那个残酷的共产主义政权是每一位白俄的心声。讲俄语,写俄国文学,继承俄国文化传统,即便离开俄国,也绝不把俄罗斯曾经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留给斯大林。
因此沙皇帝国“光辉而残酷”的双相一分为二:苏联继承了旧帝国核心疆域,借助现代科技和严密的组织把专制统治推到极致;白色俄国则继承了旧帝国的文化遗产,流亡中产生美丽又哀伤的记忆,那是对回不去的故国的思念。
在白俄记忆中,帝国过往残酷的一面渐渐消退,沙皇那沾血的面容逐渐变得温柔起来,尤其是和共产党的新统治对比来看。
每一位坚持讲俄语写俄语的流亡白俄,都在对抗共产主义对俄国的统治。可是流亡者面对的困境是:能坚持多久?残酷的抉择摆在每个白俄家庭面前:保存俄语、俄罗斯文化和生活方式,还是放弃俄语、融入所在的国家和社会?
在画家康定斯基和文学家纳博科夫的案例中,这种困境显得非常具体。
1896 年,30 岁的莫斯科人康定斯基放弃安稳的法学教授生涯,选择追寻“月亮”,前往德国慕尼黑学习绘画。故乡莫斯科是他早期作品的母题。
《骑马的情侣》,1906,布面油画,收藏于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
“在黑色背景之上一系列轻抹浅涂的彩点闪烁如宝石,背景是一个临河城市,圆顶建筑让人联想起古老的莫斯科。一对情侣相拥,骑行穿过极不真实的风景。这件作品是康定斯基对他的城市与莫斯科母亲不朽的爱的追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人康定斯基无法在德国狂热的反俄氛围中存身,他选择返回莫斯科,随后在那里见证十月革命和红色俄国诞生。1921 年康定斯基逃离共产主义。1922 年包豪斯学校给了他教职和身份,就是在包豪斯,康定斯基系统发展了抽象艺术。
《构成VIII》,1923,布面油画,收藏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在《构成VIII》里,所有对现实世界的描摹都消失了,只剩下色彩和几何。
“这件作品中的各种图形互相矛盾且摇摆不定,但又形成一种平衡,这正体现了一种与康定斯基早期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新近作品看上去在精神层面有所突破,因此也少了一些紧张和焦虑的感觉。”
康定斯基决定放弃自己的俄国身份,加入德国国籍。可惜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和平并不持久: 1933 年,一位酷爱 19 世纪写实风景画的艺术落榜生成为德国元首,元首希特勒痛恨现代艺术,将康定斯基定性为“堕落艺术家”,康定斯基只好离开新祖国德国逃往巴黎。1940 纳粹闪击巴黎,康定斯基拒绝再次逃亡,他在困窘中熬到 1944 年底,等来了盟军收复巴黎后才安心去世。
类似的放弃也在文学家纳博科夫身上发生。
纳博科夫出自俄国贵族家庭,爷爷曾担任沙皇帝国的司法部长,父亲是自由宪政民主党的领袖。他童年接受多语言教育,熟悉英语甚于俄语。
图片中是纳博科夫从叔叔那继承来的庄园,十月革命后被共产
十月革命后纳博科夫移居柏林长居,他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使用俄语创作,以接续俄罗斯文学传统,此间他用俄语写作了九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在早期短篇小说《木精灵》里纳博科夫把俄罗斯精神比喻成一位流离失所的“木精灵”
“我到过各种各样的树林,就是找不到能安身的窝,那些树林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又荒凉又寂寞,就是叫人腻味,腻味得提都不愿提它!最后我打定主意:不如像乡巴佬般背上背篓闯江湖去。别了,俄罗斯!”
1937 年纳博科夫逃离纳粹德国前往巴黎定居,1940 年纳粹德国闪击法国,纳博科夫一家登船前往美国。弟弟谢尔盖未能及时逃离,死于集中营。
执教康奈尔大学期间,纳博科夫改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1953 年他先写了《洛丽塔》,后写了《普宁》,主角普宁是一位笨拙古怪的流亡白俄,在美国大学教授俄国文化,梦想着完成一部“俄国文化史”。
1957 年《普宁》出版,纳博科夫在美国文学界崭露头角。
1958 年《洛丽塔》出版,该书引发巨大争议,成为畅销书。纳博科夫因此赚到了大量版税,他选择辞去教职回到欧洲,醉心于自己一生的爱好:研究蝴蝶。
图片:在瑞士捉蝴蝶的晚年纳博科夫
在康定斯基和纳博科夫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白俄融入西方社会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是旧帝国西化和自由精神的继承人。俄罗斯文化本就源自西方,俄国文学就是带有一些俄罗斯地方特色的欧洲文学。旧帝国的精英阶层从小接受法语、英语和德语教育,只有淳朴的乡下农民才只讲俄语。
1920 年代诸多白俄在柏林和东欧徘徊,坚持使用俄语,出版俄语杂志,建立政治组织,梦想着坐观苏联内溃崩塌,终有一天大家能回归故土。1927 年后斯大林政权日趋稳固,1933 年纳粹德国在中欧崛起。
苏联没有崩溃,柏林反而待不下去了。白俄们只好再度移民,向西到巴黎,再跨过大西洋去美国。
后不见归途,前却有通路。融入所在国成了白俄移民们很自然的选择。康定斯基选择成为“巴黎人”;纳博科夫成为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安·兰德成为美国右翼的精神教母;克伦斯基执教于斯坦福大学……
二战后融入西方成为白俄家庭的主流选择,固守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反而显得古板,白俄文化似乎注定要消散于历史烟云中了。
然而历史之神喜欢开玩笑,这时它给白俄灵魂找到了新的宿主。
白色灵魂
1953年,斯大林死了。
负责给体制拧发条的老大哥没了,红色正午已过,太阳开始西沉。极权体制松弛,解冻期来到,白俄文化潜回故国,在苏联治下的红色身躯里滋长。
如果一位苏联人对红色政权产生不满,他最高效的反抗武器就是文学,因为文学是连接旧日记忆最好的纽带。毕竟旧帝国曾一分为二:政权被红色苏联继承,文化被白色俄国继承。两者拼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俄罗斯心灵。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索尔仁尼琴。他 1962 年发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八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官方意识形态 VS 民间异议文学,红白之间的对抗在苏联体制下继续上演。
一个国家有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就像有了第二个政府。
索尔仁尼琴
1952 年普京降生于圣彼得堡,此时是斯大林主义盛期,正午烈日容不下一丝阴影。普京的童年期是赫鲁晓夫的解冻和松弛,青年期成长于勃列日涅夫时代。
未来普京将和索尔仁尼琴惺惺相惜。
随着白俄流亡家庭融入了各自所生活的西方社会,流亡白俄所代表的自由西化的俄国精神彻底消散了。这一西化传统最远可追溯到彼得大帝和东正教。俄罗斯帝国200年的历程中通过宗教交流、外语学习、通婚、资本流动、旅行、翻译、文学创作、政党和议会运作,俄国才初步成为欧洲文化家庭中的一员。
看看留在苏联大地上的对抗双方:红色的共产主义是列宁逆练马克思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东方专制特征;白色的索尔仁尼琴一面反共,一面反对西方文明和自由民主。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发表著名的反西方演说《一个分裂的世界》。
美国人是一群懦夫,几乎没人愿意为了理想去死。
索尔仁尼琴,1978
这篇 1978 年演讲完全可以视为普京俄国的先声,也难怪未来索尔仁尼琴会不断为普京献上祝福。
他们所拥有的帝国记忆是“斯拉夫生活方式”,是沙皇帝国残酷和辉煌的扩张,是东正教有别于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独特性。
他们反对苏联共产主义,因为无神论的红色共产玷污了俄罗斯纯洁的文化;他们又反对西方,因为西方“道德败坏勇气衰退”,只有俄国人的斯拉夫精神纯洁高贵。
俄国文学家和俄国政治家都梦想着在苏联废墟上重建“俄罗斯帝国”,让俄罗斯再次伟大,让21世纪重回19世纪。
难道所有俄国人都忘记了俄国文化的西方根源?1712 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是要让帝国“更西方”;1815 帝国骑兵踏进巴黎,俄国军人们却跳下马亲吻养育了启蒙精神的法国土地;帝国贵族讲法语、英语和德语;是法国投资催化了俄罗斯帝国晚期的资本主义勃发……
不,也许有很多人记得,只是他们早已离开俄国归化为西方公民;他们选择脱离俄国成为独立国家(芬兰、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
还留在俄国大地上的是政客、寡头、皇俄,他们裹挟着贫贱不能移的俄国平民百姓。1917 二月革命百年过去了,俄国仍在侵略邻国,国内依然未能建立民主善治的现代政治。
这才是俄国的百年悲剧。
图片:普京和索尔仁尼琴。出自文章:如果索尔仁尼琴还活着,他会支持普京的乌克兰战争吗?
下周 本周预告
不好意思拖更到了周一,抱歉……本周五我会继续更新下一章。
过去三章我们已经看完了俄罗斯帝国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红色俄国与白色俄国的历程,下一章聚焦斯大林时代——极权主义的光明至极和恐怖至极。
本周推荐
文学
《阿特拉斯耸耸肩》:安·兰德代表作,我不认同所以不多说,请读者自行评价;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其中收录了多篇纳博科夫柏林时期创作的俄语短篇小说,生涩但有趣;
《普宁》:纳博科夫巅峰时期的作品,我这篇小小的文章也献给“普宁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念小学时很喜欢读这本小说,主要是喜欢冬妮娅,请注意这是苏联的宣传小说,但读一读可以让你了解苏联官方视角里的红白内战;
艺术
《康定斯基》:出自 Basic Art 系列。TASCHEN 出版社这一系列有200余本,每本书都是介绍一位艺术家,由专业人士撰写,图文并茂十分好读;
历史
《倒转红轮》:金雁教授研究俄国知识分子的大作,金雁教授和秦晖先生夫妻二人都是历史学家,金雁教授专注俄国东欧史,公开演讲发言非常谨慎,
《切尔诺夫的革命生涯》:一篇写于 1988 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作者当时就读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名叫Alexander Trapeznik,从姓氏看显然是位白俄后裔。他后来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念了博士,目前在新西兰 Otago 大学教授现代史;
短命的俄罗斯共和国临时政府英才辈出,每个人都有一生的故事可以讲。利沃夫大公、农业部长切尔诺夫、战争部长克伦斯基……
这篇硕士论文也展示了历史学的魅力所在:1988 年一位白俄后裔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书写俄国左翼革命家切尔诺夫的一生功过,而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后辈又将在哪里,书写哪些人的一生功过?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推荐给家人朋友订阅~
事实上台湾也是另一个中华,如白俄一样,也是那个曾经在中华民族中占少数的中产、贵族的后裔。
大陆的叙事中,把他们全部当作落后生产力,邪恶的代表。但事实证明,不管怎么样落后的国家,都必定会培养一批中产阶级,他们继承和发展着来自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中产阶级的喜好、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不断创造着自己的。
和无产阶级一样,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群体也是不可被消灭的,并且,社会和经济的现实也需要知识中产,也必然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中产。
尽管在一些无产阶级为主的国家中他们在数量和战斗意志上并不那么出众,但是人类社会也不只有你死我活的战斗,在赌命的战斗中,中产一无是处,但在经济发展和创新建设中,中产却是社会的主力。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俄国-纳博科夫(可能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