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好呀。上周我们共同见证了普京的降生,并回顾了圣彼得堡和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周我们继续讲述俄国的历史,从一战到二月革命,从十月革命到内战,死亡如不散的幽灵,徘徊在这片土地。近千万俄国人死于这一时期,一切悲剧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白色俄国和红色俄国依次登场,普京在红色政权下诞生,却有着白色俄国的灵魂。
本篇的主角是列宁和红色俄国,白色俄国的故事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展开。
(这份邮件很长,可能被邮箱缩略,请点击到网页阅读,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和平之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它宣告了十九世纪长和平一去不复返。
它埋葬了四个帝国;
它夺去了一千五百万人的生命,导致两千五百万人伤残,欧洲一代年轻人葬身旷野;
交战各国花掉一千七百五十亿美金,造成经济崩溃,食物短缺;
它给社会带来精神创伤,无数家庭失去了儿子、丈夫和父亲;
它还毒害了人类的感情:老兵们患上“炮弹恐惧症”难以回归正常生活,法国1921年离婚对数比战前 1913 年暴涨一倍,离婚潮持续多年。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只是个偶然。
2014 年一战爆发百年之际,两份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先后出版:英国学者克拉克《梦游者》和德国学者荣·纽恩哈德《潘多拉的盒子》。两位顶级历史学家不约而同得出相似结论:虽然存在一系列前置问题,但欧洲几个大国并非主动,而是像“梦游”或者“不小心打开魔盒”一样走进了这场噩梦。中间有太多环节可以随时停止,可人类的命运如此可悲。
6 月 28 日萨拉热窝枪声响起,“七月危机”爆发,一个月后欧洲走向大战。
7 月 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
8 月 1 日德国对俄国宣战,一战爆发。
在高昂的民族主义情绪中,俄国人终于把帝国首都的名字从日耳曼风味的“圣彼得堡”更名为更俄国的“彼得格勒”。
如同所有参战方一样,俄罗斯也指望速战速决:和英法一起包夹德国,迅速击败中欧列强。然而战争一旦开始却无法停止。
俄国是这场战争中付出最高昂代价的一方:阵亡两百余万,伤残四百九十万人。作为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贫穷帝国主义”无法保证基本后勤:淳朴农民甚至从来没摸过步枪就被送往前线,来为“沙皇父亲”尽忠,他们对战争一无所知,也不知为何而战。这样的士兵绝不会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一旦战况不妙,他们会立刻投降,因为在德国战俘营里也许可以吃得更饱一些。1916年我们反复看到:数以十万计的俄国士兵批量投降,争当战俘。
前线士气低迷,小道消息在俄国腹地广泛流传,人民升起强烈的和平渴望,沙皇却不能满足。俄国人热衷传播宫廷秽闻,比如“妖僧拉斯普京”如何操控沙皇和皇后。大城市里的工人本就不信任沙皇,现在更是怨声载道,因为他们会被送到前线打仗。
大公格里奥尔·利沃夫等人一直努力协调,试图安抚国内暴动的情绪,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这些努力变得徒劳。1916年冬季各大城市的反战游行开始变得政治化,要求沙皇下台。
帝国之死
1917 年 2 月,圣彼得堡士兵拒绝向示威群众开枪,与民众站在一起。杜马的议员们拒绝接受 2 月 26 日沙皇解散议会的通告。当人民和贵族都起来造反时,将军们也放弃了忠诚。
3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君主制走到尽头。这便是俄国“二月革命”。(俄国使用儒略历,儒略历 2 月 23 日,所以叫“二月革命”。本文使用的日期均为公历日期)
政治光谱复杂的“俄罗斯共和国”诞生,它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政权,如昙花一现般仅存续了八个月。
俄罗斯共和国临时政府决定继续与德国作战。此时美国已临近对德宣战,美国步兵即将涌入欧洲战场压倒德国,协约国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俄国如果背弃盟约单独和德国议和,将会同时面对德国的苛刻条件和协约国盟友的惩罚。临时政府认为:只有击败德国才能最大程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可是另外一部分俄国人却不这么想。此时列宁等激进的共产主义者仍远在瑞士流亡。他们辗转欧洲大陆,为俄国革命忧思难眠。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俄国不具备走向革命的条件。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只有资本主义大发达和无产阶级占多数的社会,经过一小段无产阶段专政时期才能到达共产主义。而俄国作为贫穷帝国主义连资本主义阶段都还在摸索之中,何来共产主义?
面对普遍的怀疑,列宁却逐渐发展出一套“逆向马克思”的革命观:
是的,我们俄国条件不成熟,资本主义不发达,城市工人不够多。但我们能不能这样:先建立一个先锋队,领导少数工人对大多数俄国人进行无产阶级专制,然后认真发展经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再培养出庞大的工人阶级?这不比苦等俄国在沙皇统治下资本主义慢慢发展起来,要更高效吗?难道我们共产党人搞经济,效率还赶不上沙皇这种落后的封建资本主义吗?
从马恩到列宁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一次重大进化,它让共产主义从法国大革命的欧洲传统中脱出,融合了强烈的俄国色彩,成为能够适用于经济落后国家的新型革命思想。当时除了列宁的追随者无人意识到这条新思路的可行性。住在瑞士的列宁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俄国。1917年3月转机突然来临,就像他后来总结的那样:
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十年无事发生,有时一年就是十年。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瑞士,列宁和同伴们彻夜欢庆,可是如何回国参与革命,领导革命呢?答案落在德国人身上。
列宁迅速制定了一份计划,通过中间人转交给德国政府以寻求支持,并承诺未来回国后会领导俄国和德国实现和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换得革命成功,当然可以与德皇做个交易。在列宁的国际主义革命世界观里,未来欧洲大陆上都是红色兄弟政权,德皇亦将步沙皇后尘走入历史,现在权且利用一下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德国最权威的杂志《明镜周刊》2007年第 50 期封面文章:《被收买的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如何资助列宁的十月革命》。普京德语流利,这期杂志他可能是读过的。
威廉二世当时正在密切观察俄国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了,新的俄罗斯共和国还要继续对德作战。德皇敏锐地意识到这批找上门的俄国共产党人的价值。
威廉二世的特使进入瑞士找到列宁,带来德皇的慷慨赞助。由德国特工陪同,列宁团队32 人搭乘火车由南至北穿越德国,再乘坐渡轮到达瑞典,通过斯堪的纳维亚大地,辗转回到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4 月 16 日,列宁走下火车,这位资深革命家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
列宁回国后,迅速取得了革命激进派——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权,他敏锐洞察到部分人民和激进工人们的政治需求,提出了两大口号:
“结束战争!”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随后俄国国内事实上形成两个并立政权: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和工人运动的苏维埃,双方政策对立:克伦斯基继续战争,列宁要求和平。
临时政府的对德战争不断失败,苏维埃在国内发动的罢工此起彼伏(德皇的资金起到了关键作用),8月底开始,苏维埃不断发起小型政变,夺取地方政府。
领导苏维埃的不只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它全称“俄国社会主义工党”,党内存在两大派别:
马尔托夫领导的孟什维克派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
孟什维克在党内占多数,布尔什维克占少数(与他们的俄文名字正好相反),他们之间的最核心分歧是要民主,还是要专制?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要求跟其它欧洲社会民主党一样走社会民主道路,以“第二国际”为建党原则:
一切愿意入党的人都可以入党,作为民主的大众政党,不需要对党员进行组织管理,在党内发扬民主不搞集中。
而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坚持“先锋队”理论,建立紧密的革命团队,用严格的党内纪律进行集中,以控制工人运动,实现对俄国大众的“无产阶级专制”。
共和之死
1917 年 11 月 07 日(儒略历 10 月 25 日),托洛茨基指挥激进派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力量“赤卫队”发起政变,“正巧”当时亲布尔什维克的水兵舰艇停驻彼得格勒,莫斯科因为科伦斯基的错误判断出现防守空虚。
革命迅速成功,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无法做出有效抵抗,11 月 7 日晚 9 点 45 分阿芙乐尔巡洋舰对临时政府驻地冬宫放出空炮,11 月 8 日凌晨 2 点,坚守冬宫的 3000 名自由派市民放弃抵抗,赤卫队占领冬宫,布尔什维克成功夺权。
克伦斯基当日逃走,俄罗斯共和国夭折。
布尔什维克在 11 月 07 日上午 10 时革命刚开始就发布了《告俄国人民书》宣告革命胜利。这次军事政变后来史称“十月革命”。
《告俄国人民书》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业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
立即提出民主的和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工人监督生产,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为之奋斗的这一切事业都有了保证。
工人、士兵、农民的革命万岁!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
1917 年 10 月 25 日上午 10 时(备注:儒略历)
如何评价这场革命?
马恩均已不在世,所以他们的评价无人可知。“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导师、马恩的老朋友、俄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人和翻译者普列汉诺夫,两天后对十月革命做出如下评价:
我要坦率地对你们说,这些事变让我痛心!
我国工人阶级为了自己和国家的利益还远不能把全部政权夺到自己手中来。把这样的政权强加给它,就意味着把它推上最大的历史灾难的道路,这样的灾难同时也会是整个俄国的最大灾难。
在我国居民中无产阶级不是占多数,而是占少数。然而只有当它占多数时,它才能成功地实行专政。
(后续:普列汉诺夫逃离他学生们创建的新政权,第二年在芬兰因结核病逝)
俄国革命的主要资助人和鼓吹者高尔基当时在报纸上发表直言抗议:
盲目的幻想家们和鲁莽的冒险家们正跻身“社会革命”。事实上,是走上了无政府之路,是毁灭无产阶级的革命。沿着这条路,我认为列宁和他的助手们可能犯一切的罪恶。
列宁目前拥有多数工人的支持,但我深信劳动阶级将马上睁开眼睛,看到要兑现列宁所许的诺言的不可能性,和他疯狂的程度。
工人必须了解,世上是没有奇迹的。他们将会面临饥饿,工业、运输解体,长期流血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对反对派的大屠杀和大黑暗。
(后续:高尔基持续反对列宁,1921 年流亡柏林。1927 年高尔基返回苏联,得到最高礼遇,接受斯大林授予的“列宁勋章”。1934 年高尔基出任苏联首任作协主席,鼓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36年死于大清洗)
民主之死
十月革命成功后,如何组织新的政府?
布尔什维克赤卫队只是推翻了俄罗斯共和国,它将如何和其它工人组织和政党合作?它将如何对待自由派市民?它会建立什么样的政权?
列宁的答案是民主!继续进行立宪会议民主选举,相信人民一定知道哪个政党最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列宁对选举结果充满信心,选举前列宁曾信心满满:
如果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失败,布尔什维克将服从人民群众的选择。
列宁
1917 年 11 月 25 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进行了一场相对民主、公开、透明、公正的选举。俄国土地广阔生民众多,随着不断进行的计票列宁逐渐意识到大事不妙:
脱胎于克伦斯基政府,维克多·切尔诺夫领导的社会革命党获得压倒性胜利,他们的土地改革口号获得了农村选民的普遍支持。而布尔什维克“面包、和平和苏维埃”口号仅在城市获得有限支持。而苏联是个城市化不足,工人少而农民多的国家。
这意味着如果接受选举结果,布尔什维克将失去执政权,这可是十月革命武力夺取来的权力。
列宁开始发表文绉绉的文章来质疑这场选举的意义。比如 1917 年 12 月 26 日,列宁在《真理报》发表了《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该文章称苏维埃才是更高级的民主,立宪会议不够高级,这种普通的资产阶级民主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背叛:
“从1917年革命一开始,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提出召集立宪会议的要求的同时,就多次着重指出,苏维埃共和国是比通常那种有立宪会议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更高的民主制形式。
任何直接或间接地从正式的法律的角度、在普通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框架内考虑立宪会议的问题,无视阶级斗争和内战,都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背叛,都采取了资产阶级的立场。”
1918 年 1 月 5 日,彼得格勒发生支持立宪会议的民众示威,布尔什维克武装对人群开枪。顶着布尔什维克的压力和抵制,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在塔夫利宫坚持 13 个小时后被强制解散。此后民选议员们要么流亡要么被杀。
俄国大地上最后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就此落幕,掌握了军队的苏维埃彻底掌握了政权,开始了实行更高级的“苏维埃民主”。这种民主如何运作?
由伟大革命导师和它的小团体领导党,由党这个“先锋队”领导工人,由少数工人阶级实行对所有俄国人的“专政”。
布尔什维克的专制已暴露无疑,所有民主和平的希望都已幻灭。反抗的烽火在俄国大地上燃烧,内战正式爆发。
残酷的内战锻造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共产主义体制。
除共产党外,其它政党活动逐步遭到禁止。各派人士要么内战中被杀,要么流亡海外。1921 年孟什维克派成为非法组织。马尔托夫流亡柏林,两年后在德国病逝。
沙皇之死
1918年3月,列宁决定将这个国家的首都从圣彼得堡搬回莫斯科。
此时距离彼得大帝把首都从莫斯科搬迁到圣彼得堡,两百零六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彼得大帝把首都搬到海边,离欧洲近一些,离西方更近一些。
而列宁领导的红色俄国,决定在内战之中离海洋远一些,离西方再远一些。政权从冬宫搬到克林姆林宫,此后历任苏联领导人在高高耸立的红墙之后发号施令,统治这个国家。
视频:今日莫斯科
为避免沙皇成为反抗军的旗帜,莫斯科下令杀害末代沙皇全家。1918 年 7 月 16 日夜,未经审判,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死于叶卡捷琳堡 Ipatiev House 地下室里。
末代沙皇全家福:
杀人现场,墙壁被掘起以取出子弹:
1905 年沙皇卫队曾在冬宫前广场对圣彼得堡人民开枪,制造血腥星期日惨案。沙皇尼古拉二世之死,也许足以告慰 400 位圣彼得堡人的亡魂。可是奥尔加、塔季扬娜、玛丽亚、阿娜斯塔西亚和阿列克斯何罪之有?他们做了什么,要接受这样残酷的命运?
一个政权可以肆无忌惮地杀害孩童,那它必然会批量杀害更多人。
一个月后列宁逃过第二次暗杀。契卡和肃反的威名开始流传,配合战时共产主义和粮食征集制,死亡像一场流行病一样在红色俄国大地上蔓延开来。
人民之死
1918年,克林姆林宫里的列宁团队开始兑现他们的革命承诺。
对德和平,对内战争,此为新政权的两根支柱。
与德国和谈退出一战,可以让列宁和托洛茨基放心地进行内战。1918 年 3 月 3 日,列宁压制了包括托洛茨基在内的所有反对声音,力排众议通过了对德和约。
布列斯特合约中俄国做出如下牺牲:
政治承诺:承认了芬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并与新生的乌克兰缔约。
国土:割让 126.7 万平方公里领土
人口:其上居住着 6200 万人,相当于红色俄国 34% 的人口
产业:煤铁损失 70%,工业损失 50%,农业 33%
这场巨大的牺牲被后世证明是高明的让步策略,1918 年底德国也无法继续战争,德皇退位。德俄双方重新签订公平的拉帕诺条约,魏玛共和国交还了几乎所有布列斯特条约所得。
除了在波兰人那里碰到一场维斯瓦河的奇迹之外(斯大林对波兰奇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红军无往不胜,因为沙皇俄国落幕分裂而去的东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新生共和国又被俄国共产党以战争和输出革命的方式颠覆。
1919 年 3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仍在内战中的俄国已经开始着手对全世界输出革命。
1922 年 12 月 29 日,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代表团在莫斯科大剧院召开的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批准了《苏联成立条约》和《苏联成立宣言》。苏联宣告成立,强大稳固的红色政权诞生。
为了支持这场战争,1918-1921 列宁团队实施了严酷的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八条
颁布粮食收集制法令,强制征收农民除维持底线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
实行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
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
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罢工者即行枪决;
全国实施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
私有企业非法;
铁路控制军事化。
有多少俄国人因此死亡至今仍存争议,历史研究估算从四百万到一千万不等。红色俄国开幕三年,莫斯科人口减少50%,圣彼得堡人口减少75%。市民躲往乡下去寻找食物,市民和农民在默默无声中死去。
内战留下满目苍夷,战时共产主义制造大饥荒。
面对大饥荒,连最支持革命的士兵都已忍无可忍。1921年再次发起了革命,斯捷潘·彼得里琴科领导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参与者均为平民、工人和水手。
红军镇压了这次人民起义,然而战时共产主义路线也到了变更的关头。列宁“幡然醒悟”,对经济政策进行 180 度掉头,“新经济政策”登场。
列宁之死
在新经济政策下,私有制经济得到了部分恢复,市场重现活力,劫后余生的农民从生存线边缘挣扎了回来。
1924 年列宁去世,为苏联奉献了一生的“革命导师”生前所观看的最后影像是一部美国福特工厂流水线的纪录片。
建立工业化强国,这是他的梦想之一;另一个梦想是通过输出革命来颠覆各国的民主和专制政权,染红整个地球。这两大梦想只能交由后辈们来完成。
第一代的革命者死去后,崛起的第二代往往是党的组织干部,因为在稳定的新政权中,政治重心已经从战争转移到对内统治。
对于任何政权来说,精密高效的统治都需要庞大官僚体系和兢兢业业的统治者。独裁者是一份高强度工作。作为整个系统的塔尖,他负责给这套体系不断拧紧发条。而斯大林正是为此而生。
1921 年斯大林成为苏共总书记时,这个职位并不被看重,听起来仅仅是一位官僚头目,而不是大权在握之人。掌握红军的托洛茨基,掌握契卡的捷尔任斯基看起来都更有权势。随着时间推移,斯大林所掌握的党务官僚系统的威力才逐渐暴露。
列宁已病入膏肓,为了限制斯大林,列宁在最后三年不得不更信重托洛茨基等人。在《最后遗嘱——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曾提出最后警告: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列宁,1922《遗嘱》
列宁逝世五天后,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议案,将彼得格勒这座俄罗斯帝国之城,更名为“列宁格勒”。
这次更名为斯大林时代揭开序幕,更大风雨就在不远处。
下周预告
下周文章聚焦红色俄国的反面“白色俄国”:作为一个政权的白俄昙花一现,它被十月革命颠覆,被内战扼杀。然而作为文化和记忆,白色俄国却生生不息,影响延续至今,它住在康定斯基的画里,纳博科夫的小说里,也住在普京的心里。
敬请期待,我们下周见。
本周推荐
《死亡赋格:保罗·策兰诗精选》,一部以“死亡”为主题的诗集
认识马克思主义
《秦晖:我看马克思》:六场精彩纷呈的讲座,YouTube 和 Spotify 均有。秦晖教授这么大岁数还在积极拥抱新媒体,敦敦教诲后辈,堪为历史学家中的楷模;
《卡尔·马克思,一个十九世纪的人》:这本传记居然有中译本。奇迹一桩,不容错过;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马克思主义者们建立的在线文库,感谢你们辛勤的工作。社会民主和共产主义是一对孪生子,它们都是十九世纪马恩思想和工人运动的精神传人,恩格斯甚至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团队一员。社民 VS 共党,相爱相杀一百年,恩怨情仇同根生,谁才是马克思正宗传人?
认识苏联
闻一《俄罗斯通史》 :简中最好的一本俄国史,闻一先生在前言里不断暗示读者“我已经尽力了,但我不能说出所有的事实”,因此如果具备英语阅读能力,还是要读英文书;
Robert Service: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Russia 牛津大学的罗伯特·谢伟思文风端正(稍有学究气),一本上佳的俄国现代史入门读物;
Robert Service: 《斯大林传》简中译本,跟 Kotkin 的《斯大林:权力的悖论》撞题。墙内网友若是买不到《权力的悖论》,那也可以先读谢伟思这本;
梅里杜爾:1917 列宁在火车上,貓頭鷹 2019
理解一战
《贝克知识丛书: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页的小册子讲完一战全过程,顶级文献综述,贝克知识丛书是德语里的“牛津通识读本”;
克拉克《梦游者》:一部杰作,可惜简中译本有待重译,建议读英文版,克拉克的英文写得流畅雅致;
明克勒《大战》:描述一战全过程的新经典,德文版备受好评,豆瓣网友们说翻译得很好。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业进步,自由幸福!
喜欢这个专栏请推荐给家人朋友订阅~
不好意思,本周事情多耽误了写作进度。
周末认真写,周日见~
读的不尽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