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推特上闲聊过几句德国留学,有很多年轻人真的感兴趣,今天更新一篇专栏,做稍详细的说明。
谨为有梦想的你提供一个可能的选项。
祝福每个人都能发展自我,走向更自由的人生。
德国大学概况
德国有两类大学:学术研究大学 Universitäten 和应用科技大学 Fachhochschulen。Uni 更学术导向,有博士授予资格;FH 提供本科和硕士文凭,一般没有博士授予资格。
德国大学普遍免收学费,提供相对高质量的本科和硕士教育。
当然你需要承担自己的生活费用,生活成本低到 10 万/年(小城市),高到 20 万/年(慕尼黑)。
有三个例外:
1,巴登-符腾堡州的大学收费,非欧盟来源的国际学生每学期 1500 欧元学费
2,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收费;但同城的慕尼黑大学 LMU 免费
3,私立大学收费
参考链接:DAAD 写给中国父母的德国大学指南
谁可以申请德国大学?
1,高考总分的 70% 或 80% 以上 + 德语成绩,直申本科:APS 高考程序
2,在中国大学就读的学生,直申同类专业的本科:一般国内申请人程序
3,本科毕业的学生,申请相关专业的硕士:一般国内申请人程序
4,德国不承认中国的大专学历;大专生需要先读一年预科,预科结业后才能申请德国大学。
基本原则:
高中毕业生申请本科,文科生可选人文社科专业,理科生选择理工科;需要德语成绩。
本科在读生可以申请本科,仅限相关专业;需要德语成绩 。
本科毕业生申请相关专业硕士,不可以换专业,需要德语成绩;部分大学有全英语授课的硕士,需要英语成绩,一般雅思 6.5 .
(本科毕业后也可以到德国再重新读本科,可自由选择专业;需要德语成绩)
德语成绩一般要求德福 4x4 分或其他德语考试的同等级水平(部分专业要求 5x4 满分)。
除了直接在中国考出德语成绩外,也可以申请先到德国念语言班,或申请语言班+留学签证。相关流程和要求参见 APS 官网。
如何申请德国大学
APS 留德审核
由于 1990 年代留学德国材料造假泛滥,2001 起设立留学德国审核处,以笔试、面试或材料审核的方式对中国留学申请人进行预筛选;因此 APS 审核就成了留学德国的第一关。
APS 难不难?
APS 考官考察学生是否适合留学德国,主要关注语言能力和既往学习能力。考官面试过大量考生,你是否合适去德国留学,他们自有判断。APS 只是一道最基础的筛选程序。
申请
申请由各大学单独处理,部分大学使用 uni-assist 平台作为统一申请入口。
需要的文件较为繁琐,各大学间有区别,详情见各大学官网。
Hochschulkompass 是一个综合搜索网站,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全德大学的项目。
NC 专业学习位置有限,如医学、法学 、神学等竞争激烈,需要较好成绩才能申请,可能需要等待一个甚至数个学期才能入读。
普通非 NC 专业容易申请,但名校可能同时收到过多申请,因此会择优录取。
并不歧视非 985/211 大学学生,但 211 类大学毕业生(可能)有排位优势。
申请硕士最重要的是匹配度和成绩,德国硕士是同专业本科的直接进阶,因此要求申请人在本科阶段修到了该专业足够多的学分。
在满足基本条件下,究竟能申请哪所大学是一门玄学,请多找同专业的例子参考。
申请大学的基本原则是勇于尝试。
从毕业到求职
德国本科学制 6 个学期,3 年。
德国硕士学制 4 个学期,2 年。
外国留学生,甚至德国本国学生,普遍不能按照学制要求准时毕业,延毕一个学期或一年是常态。
(医学、法学和神学等是国家考试制度,需经历两个国考,与上述情况不同)
从德国高校毕业后,可以在德国求职(专业相关领域)。
找到工作后换工卡,工作一定年限后可申请永久居留或加入德国国籍,没有类似美国 H1B 这样的抽签卡人的制度。德国正在修订相关法规,缩短入籍年限。
主要信息源
德国留学是一个非常透明的流程,信息均可通过各大学官网、APS 和 DAAD 官网了解。
请勿偏听偏信中介忽悠和个人经验,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是德国政府成立的负责德国国内与世界各国开展学术、科研、教育交流的非营利组织,它提供大量基础信息和留学德国简明介绍。
留德审核处官网是每位申请人必须面对的第一关和最后一关(递交签证也是通过它)
一个德国大学本硕项目的搜索引擎,选校好助手。
一个较老的中文论坛,信息陈旧,部分内容已完全过时。但一些同专业申请案例仍值得参考,毕竟留学德国的主要程序过去 20 年几乎没变。
一个较新的申请德国留学的中文论坛,可以看最近一些年的申请案例。逛论坛请提高警惕,谨防中介和各类骗子。
各大学官网
德国各大学官网提供本校所有项目的信息和申请流程介绍,也有招生办的联系方式。
请注意德国大学官僚主义严重,不回邮件或者迟回邮件的情况极为普遍,请训练自己在它们落后的官网上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到德国留学你很需要这个能力。
维基百科:1900年的柏林大学
常见问题
留学德国需要多少钱?
主要开支是房租、餐饮、保险和交通费用。
小城市约 10 万人民币/年(2024 物价水平),生活节约可以更低。
大城市房租成本更高,其中慕尼黑最贵,请预期 20 万/年。
留学德国可以打工吗?
可以。
打零工或做助教,12-15 欧元/小时。
请不要指望(完全依靠)打工来支撑生活,你的学业更需要你的时间。
德国留学毕业难吗?
难。
Schwer, aber machbar.
中国学生的综合毕业率超过 80%,不到 20% 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个别学校的个别专业毕业率更低。
延迟毕业是正常现象。本科学制 3 年,4 年毕业很常见;硕士学制 2 年,3 年毕业很常见。
在德国读书的三年将是你未来人生五年中最难忘的七年?
这是一句玩笑话而非实情,不符合统计数据。
延毕半年或一年是普遍现象,迟迟不能完成学业请从自身找原因(有认真学习吗?
德国有私立大学吗?
有。
但既然要缴高昂的学费,为什么不去英美澳新?
德语难学吗?
难。
从零到 TestDaF 德福四分,需要一年到两年的全职学习时间。取决于学习方法、个人毅力和语言天赋。
请参考本专栏另一篇文章:外语学习简明指南
留学德国需要学德语吗?
读本科需要。仅有极少大学的极少本科项目英语授课。
读硕士有全英文选项,部分大学提供英语授课硕士,主要集中于理工科,仅需要英语成绩即可申请。
大城市可以全英语生活,但会一些德语可以让生活更便利,也有助于毕业后找工作。
留学德国要找中介吗?
不需要。
DIY 的过程会培养你搜集和分析信息、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和德国机构打交道的能力,这些能力全都是你以后留学所必须的素质。
一句常见忠告:“如果你连留学申请都无法独立完成,你也很难独自完成在德国的学业。”
留学德国有捷径吗?
有。
在中国先读中德合作的本科专业是个较好选择,因为本科可以到德国念 1-2 年,有利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德语,也有利于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在德国念书,有些项目还可以拿到德国大学的本科文凭(但请谨慎挑选这类项目,因为合作院校可能较差)。
在中国读本科期间申请到德国大学交换一个学期也有相似功效。
就读提供德语教育的高中(DSD)也是一条捷径。
高考毕业后可以直接去德国吗?
请参考 APS 高考程序。
请注意 525 分和德语成绩是基本前提。
德国大学排名?
德国没有世界 TOP 大学。
(请各位留德学子和我的德国母校原谅我的冒犯)
最好的德国大学离“牛剑哈耶普斯麻”仍有差距,尤其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主要问题出在德国公立大学畸形的师生比:教授太少,学生太多;教育过程重视筛选多过培养。
有一些学校可称为“世界一流大学”:百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科研水平,积累了可观的学术声望。如果有志于学术,这些大学值得选择。
德国大学整体教育质量平均。同时也存在学校综合实力一般,但个别专业非常突出的情况。比如萨尔大学的计算机、耶拿大学的光学、美因茨大学的翻译学、曼海姆大学的经济学等。
排名请参考 Times, QS 两个主要大学排名。相比大学综合排名,细分专业排名同样值得关注。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 所做出的经济相关专业排名非常值得参考。
德国企业招聘不在乎大学名气?
在乎,但可能没有你那么在乎。
比起大学的名气,本科或硕士的成绩更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实力。同一个专业,帕德博恩大学 1.0 全优绩点毕业的学生,可能比慕尼黑工业大学 3.0 普通绩点毕业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申请到名校不要自满,落地到普通大学不需气馁,你的能力比母校的名气更重要。
毕业后好找工作吗?
分专业。
理工科,尤其计算机容易。人文学科更难,此乃全球现象。
德国留学值得吗?
因人而异。
能走通这条路的人不问这个问题,一直纠结这个问题的人很难走通这条路。
德国留学适合谁?
1,出身小康家庭。你的家庭最好愿意在你的教育上投资 20-30 万
2,聪明或勤奋。至少占一个,否则很难完成在德国的学业
3,强自我驱动。只有这样你才能应对孤独的生活和艰苦的学业
以上三条缺一,请谨慎考虑留学德国。
其中最重要的是 3,强大的驱动力 the will to do things 可以补足其它缺点,家里没钱可以挣,不够聪明可以更勤奋,语言天赋差每天多学两个小时……不服输总会找得到出路。
德国留学不适合谁?
唧唧歪歪,抱怨多的人;爱空想,不做事的人;
希望找到人生万能灵药,坐等天上掉馅饼的人。
免责声明:
本文只讨论到德国大学进行普通专业留学,不涉及音乐生、艺术生留学,不涉及中德合作办学、双元制职业教育、博士生研究、到德国直接求职、劳务派遣以及和德国人结婚等其他赴德渠道。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误导,请以德国大学官网信息为准。作出留学决定前,请充分考虑个体生理、心理和学力状况,请和家人认真评估家庭经济状况。
慕尼黑大学广告:什么是知识?
写在最后
德国留学最适合心智坚韧,誓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普通人。
人生的上坡路走起来总是要艰难一些。攀爬到山顶,祝你能见到更美的风景。
留学需要强自我驱动力这点感受很明显,留学刚开始的几年是真挺孤独的,也可能是我的问题,我总是希望避免只扎在舒适圈里,但初来乍到想和外国人社交互动太难了,尤其头几年口语都还成点问题,能快速熬出头把口语和跨文化的人际能力熬上来真的纯纯靠我死脑筋,英语说不好也不喜欢和华人待,,,虽然要是别扭程度低一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就是了
www.youtube-nocookie.com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