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呀。
今天我们一起给普京登场系列做总结。
常识版俄国史
俄国篇五章叙述了从沙皇俄国建立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的历史进程;普京在1952年诞生于这个红色帝国,这段沉重的历史就是他所背负的框架。
这些知识都是常识,它们来自于学术界百年以来对俄国历史和政治逐步深入的研究,我的小文章只是做了极度粗糙的简化科普。大家若有时间,请阅读 Stephan Kotkin, Dmitri Volkogonov, Robert Service, Richard Pipes, Archie Brown, Mark Kramer, Orlando Guy Figes 等历史学家的作品。
常识版俄国史站俄国普通民众立场,将人民的生命和自由视为主要原则。因此赞扬二月革命,将其视为俄罗斯帝国崩解后的民主新生;批评十月革命,列宁以少数人的意志把俄国推入共产主义歧路;同情白色俄国,白俄是旧帝国留下的西化和自由化精华;评判斯大林时代,不能让卫国战争的成功掩盖极权主义的罪恶;相信人性,意识形态破产的苏联无法维持长久统治。
常识版俄国史认同普世价值,这一价值被左翼和右翼的民主支持者共享,包括社会民主党人、自由民主派、保守的基督教民主人士,甚至包括马克思主义者。
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导师、俄语版《共产党宣言》出版人普列汉诺夫1918年曾预言:
俄国迟早将回到正常的发展道路上来,但布尔什维克专政存在的时间越长,这一回归之路就越痛苦。
俄国目前的历史阶段里应该增加生产力,扩大政治权利和自由,形成民主传统,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目的是使俄国人富裕起来,使俄国社会民主化和人道化。
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公民还贫困,就成不了伟大的国家!公民富裕,国家才富裕!
决定一个国家真正伟大的,不是它的国土辽阔,甚至不是它的历史悠久,而是它的民主传统、公民的生活水平。
只要公民还在受穷,只要还没有民主,国家就难保不发生社会动荡,甚至难保不土崩瓦解。
因此常识版俄国史也将为苏联解体而欢呼,因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倒塌给了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人民以机会,摆脱意识形态教条,“回到正常的发展道路上来”。
东欧诸国纷纷把握住这一机会,脱离苏联俄国势力范围,摆脱压迫走向民主,融入欧洲家庭,捷克 、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诸国熬过90年代转型期后目前普遍成为民主富裕的欧洲正常国家。
俄国也得到新机会,叶利钦时代时隔73年俄国终于重建共和,再次尝试民主体制和现代市场经济。
可是普京认同这套普世价值史观吗?普京如何看待俄国历史?
红色帝国主义教育
斯大林去世前一年(1952),普京诞生在列宁格勒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士兵,母亲是工人,这户人家曾在卫国战争中付出重大牺牲,外祖母被德国纳粹杀害。
1960年,8岁的普京进入家附近的193学校就读,高中转校到圣彼得堡281高中。因为缺乏家庭教育,普京初始成绩平平,后来得到了班主任/德语老师 Vera Gurevich 特殊关照,他成绩才逐渐好转,而且德语课成绩优异(当时苏联学生可选德语做为第一外语)。
图片:2019年,普京拥抱自己中学时期的德语老师/班主任Vera Gurevich
1970年,18岁的普京考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学系。
普京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的年份,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时期。
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个人独裁,进行有限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发动政变,废除了赫鲁晓夫绝大部分改革,苏联进入解冻后的停滞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早已破产,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核已悄悄切换为帝国主义,完成这个转换的设计师叫苏斯洛夫。
1946年,因为在大清洗运动和镇压立陶宛民族主义者方面业绩“出色”,苏斯洛夫被斯大林提拔为宣传鼓动部部长(兼任《真理报》主编);斯大林去世后,苏斯洛夫与赫鲁晓夫虚与委蛇,继续分享意识形态权力;后来他支持勃列日涅夫政变,在意识形态领域清除赫鲁晓夫造成的混乱。
1970年代苏斯洛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二书记(仅次于勃列日涅夫),他主管一系列部门,包括宣传鼓动部、电影总局、文化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报刊保密检查总局、塔斯社和《真理报》等。
从1946年到1980年的36年里,三朝元老苏斯洛夫一直掌控苏联意识形态工作,他被视为苏联的意识形态灰衣主教,勃列日涅夫主义幕后导师。他有诸多“理论创新”:
有限主权: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应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利益的限制,除苏联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
大国责任: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苏联是大国,应当承担大国的责任。
社会主义大家庭:社会主义国家都属于一个大家庭,不允许其他势力将一个国家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裂出去。如果一个国家“被西方煽动”想脱离大家庭,那苏联义不容辞要出来阻止。
利用这一套理论,苏斯洛夫为苏联干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辩护,积极主张苏联镇压苏联境内和东欧国家的独立和改革运动(1968布拉格之春)
同时苏斯洛夫还对赫鲁晓夫时期批评斯大林的历史课本进行回滚,重新美化斯大林。
在整个史学领域,(苏斯洛夫)开始了一场迫害历史学家的运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沃洛布耶夫,为提出十月革命前俄国几种经济结构的理论而被解除了职务;著名的二战史专家涅克里奇,因涉笔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失败而被迫流亡国外。
此外,其他许多学者也大多因学术问题而遭到处分。更严重的是,在科学、文学以至艺术方面,重新开始了带有普遍性的伪造历史的工作。
令人发指的是,对战时副统帅朱可夫回忆录的篡改。不仅由编辑人员以作者的名义对作品任意删改,还“从书中砍掉了有关1937年对红军高级指挥人员实行镇压的一章”
为了掩盖1937—1938年“大清洗”高潮中的血迹,连对在这几年被处死的将领、作家和文化人的死亡时间(1937、1938、1939年)也竭力加以回避甚至篡改。至于对二战初期的失败,更是大大缩小了规模;对于失败的原因,不是加以歪曲,就是语焉不详地加以回避。
出自论文《苏斯洛夫其人与苏联意识形态的衰变》
普京正在在这一时期形成稳固的人生观历史观。他根正苗红,大学时期加入苏联共产党,并且受爱国热情感召,主动要求加入意识形态培训最严格的克格勃。
“我是苏联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典型。”
普京,2000年
以反纳粹的名义
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史观,或者说“红色帝国主义史观”杂糅共产主义和帝国主义两种理念:苏联利益高于一切,反对西方,反对普世价值。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里,反西方是反对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走共产主义光明大道。在升级版本的“红色帝国主义史观”里,反西方是反纳粹,反对民族主义,尤其是苏联势力范围内东欧各族的民族主义。“卫国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核心叙事,把两者紧密融合。
在这套“红色帝国主义史观”中:
卫国战争=正义的苏联击败邪恶的法西斯
东欧铁幕= 保护东欧免遭法西斯侵害
所有反对苏联的欧洲人=法西斯(纳粹)
跟苏联冷战的西德,当然是纳粹;要求民族独立的立陶宛人,自然也是纳粹;要求改革的波兰共产党,一定是被纳粹蛊惑了!1961东德竖起柏林墙,这道墙在苏联宣传品里叫“反法西斯防卫墙”。
以反法西斯和社会主义大家庭两个名义,苏联共产党忽视西欧正在变成民主自由国度的基本事实,忽视东欧人的改革要求,压制苏联内部异议声音,保卫卫国战争得来的成果:横跨欧亚的庞大势力范围。
有趣的是,不仅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反对西方。苏联民间异议中的核心流派,比如索尔仁尼琴同样反对西方。
只不过索尔仁尼琴认为共产主义也是一种西方(德国)外来思想产物,共产主义玷污了斯拉夫精神,把俄国推入历史深渊。必须全面驱逐西方思想(包括粗暴的共产主义和腐朽堕落的自由民主),恢复纯洁高贵的斯拉夫精神。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摆脱共产主义,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独立。
俄国在叶利钦时代走上痛苦的民主新生道路,2000年代普京不愿走共产主义的老路(他在国内需要持续压制反对党俄共),又不愿意继续拥抱西方和普世价值,他选择拥抱自己的精神底色——后斯大林时代的红色帝国主义。只是此时红色已彻底褪去,露出帝俄的白,19世纪皇俄再现:
斥责自由民主是西方价值,不适合俄罗斯;
视所有说俄语的人民为帝国天然子民,视乌克兰(小俄罗斯)、白俄罗斯为俄罗斯不可分割之部分;
视高加索地区为帝国天然疆界;
守住帝国核心,伺机对外扩张,视东欧、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带为俄国势力范围;
为了稳固帝国大业,必须和西方做持续的斗争,就像每一位沙皇曾做过的一样;
普京主义与19世纪沙俄帝国主义唯一的不同,可能只剩下表面的包装纸——“反纳粹”,连这层包装纸都是从苏斯洛夫那里继承而来。
普京想把国家带回过去。
戈尔巴乔夫
普京与五个俄国
整个二十世纪曾有五个俄罗斯轮番登场,每一个俄罗斯都带着丰富、冲突、扭曲的特质。这五个俄国分别是:
沙皇俄国 光辉又残酷
红色俄国 伟大至极 恐怖至极
白色俄国 美丽与哀愁
民主俄国 崭新却陈腐
普京俄国 黯淡又阴鸷
普京自认为自己是伟大帝国,也就是第一个俄国的继承人。
他崇拜彼得大帝,以初代沙皇为人生偶像,赞颂沙皇俄国的伟大疆域和扩张精神。
对共产主义理想普京缺乏认同,他所成长的勃列日涅夫年代,共产主义早已褪色,内核被苏斯洛夫换为红色帝国主义。普京对列宁颇有微词,尤其不满列宁以联邦制原则组织苏联,他认为列宁的政策导致乌克兰人和俄国人平起平坐,未来甚至能脱离俄罗斯羽翼。
如同白俄一样,普京对历史中已消散的俄罗斯帝国念念不忘,否定十月革命。
背负着帝、红、白三个俄国的遗产,1975年普京正式加入克格勃,开始他在苏联晚期时代的奋斗。
1985年,33岁的普京来到东德大城德累斯顿,在这里连续升职,养育了两个女儿,编织了复杂的斯塔西和克格勃关系网。
1990普京回到圣彼得堡,他在第四个俄国,叶利钦时代的民主俄国青云直上,成为叶利钦继承人。
2000年后普京成为继任总统,结束俄国民主尝试,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普京俄国。试图通过战争来逆转时钟,重温帝国旧梦。
普京的命运诗:
《普京》
圣彼得堡白夜
莫斯科红色正午
俄罗斯帝国
光辉又残酷
共产主义苏联
伟大至极
恐怖至极
1952
弗拉基米尔降生在帝国之城
红色躯壳下
藏着白色灵魂
可怜人啊,
他是旧帝国梦想的囚徒
重建俄罗斯帝国的进程,必然跟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发生剧烈冲突。因此普京跟我们另外两位主角——来自德国的默克尔和肖尔茨,造就了复杂的德俄互动。
接下来我们把视角转到德国,两位主角默克尔和肖尔茨在1950年代出生,他们背负着德意志的命运向今天走来。
感谢阅读
感谢my dear 2000ers 一路追更至此,因为你们的鼓励,才有这系列文章的诞生。
明天我会更新一篇写后感~交代接下来的写作规划~
“红色褪去后,剩下的只有19世纪的帝国主义”,这拿来形容今天的中国也恰如其分,名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权贵资本阶层,其实质上就是以血缘为利益纽带组成的封建贵族,外人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下人,这甚至不如一切以自由市场为准的原始自由资本主义。
PS:有没有可以打赏的地方,想请你喝杯咖啡☕️写的真的好!
原来WHN是中国的苏斯洛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