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周二好,六月的新书讯推荐五本 抗日战争/日中戦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相关新书。
重探抗戰史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二):抗日戰爭與世界大戰合流1938.11-1945.0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三):抗戰與中國之命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郭岱君教授召集迄今为止最豪华的多国历史学家团队,历时十年,以胡佛研究所馆藏的蒋介石日记、蒋经国日记、宋子文档案和孔祥熙档案等为基础,参照日文、英文多国档案,重新探索抗日战争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日本侵占满洲(中国东北)之后,并无在中国大规模用兵的计划,为何 1937 年七月华北一次地方小冲突却迅速上升为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日本为何放弃北进,转而南进,最终走向珍珠港?
中国的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关系?
汪精卫为何离开国民政府?
中共如何在抗战中坐大?
美国为何厌弃蒋政府?
三卷本读完,相信聪明的读者能找到一些初步答案。
被遗忘的盟友
芮纳·米特(Rana Mitter)著,林添贵译,《被遗忘的盟友:揭开你所不知道的八年抗战》,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Mitter, Rana. 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London: Allen Lane, 2013.
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历史学家 Mitter 的代表作,一卷本的抗日战争史。
请记住一定要读台版或英文版,不要读新世界出版社的简中删改版。
Racing the enemy
Hasegawa, Tsuyoshi. Racing the Enemy: Stalin, Truman, and the Surrender of Japan.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这本书已经出版 20 年,算不得新书。但鉴于如此重要的书依然没有中文版,还是要介绍一下。
日本为何无条件投降?传统观点归因于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而长谷川毅充分利用苏联和日本档案,提出了挑战性的修正观点:相比原子弹,苏军参战起得作用更大, the Soviet entry into the war played a greater role than the atomic bombs in inducing Japan to surrender.
日本曾将希望寄托于《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和苏联调停来获得有条件的停战,而苏联参战导致所有希望破灭。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吕迅著,《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945 年八月风暴刮起,苏军出兵满洲(中国东北)一举击垮关东军,不仅导致了日本投降,更是获得了战后中国命运的决定权。
吕迅这本将视野拉宽,从抗战后期写到韩战爆发,充分展示了抗战如何改变中国命运:冷战是“内战”的延续,内战是二战的延续。
戰火中國 1937–1952
方萬德著,何啟仁譯,《戰火中國 1937–1952:流轉的勝利與悲劇,近代新中國的內爆與崛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20。
van de Ven, Hans. China at War: 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hina, 1937–195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与吕迅思路相似,剑桥大学的方德万教授也把抗战、内战和韩战视为一个连续之整体,审视其中的关键节点,比如是日军 1944 年发起的一号作战(豫湘桂战役)导致了国共实力对比彻底失衡。
以本书压轴,因为《戰火中國》叙事极为流畅,雅俗共赏,适合新手读者入门。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书,选它没错。
以上就是六月的新书讯,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这个专栏,请推荐给家人朋友订阅,谢谢: